坑死老外的「菜」英文掰掰 中華美食大陸有官方譯名了

2017120310:14
如何向外國人介紹中國菜,曾讓很多中國人困惑不已,甚至鬧過笑話。圖為網友在微博中曬出的搞笑英文菜名翻譯,四喜丸子被翻譯成Four glad meat balls(四個高興的肉球)。 (新華社)
分享


中國大陸自12月1日起實施「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範圍涵蓋包含餐飲、交通、文化及娛樂等13項領域,提供逾3500個常用官方譯名,除讓譯名有規範可循外,也讓過去五花八門、讓人好笑又想罵的「神翻譯」亂象獲得解決,而其中最受人矚目的當屬中國美食的英文翻譯了。

分享


中國菜名琳瑯滿目,很多菜名除包含材料外、還融合許多歷史、人名、文化而有著獨特命名方式,當被翻成高雄廠房出租英文時,隨著翻譯方法的不同而千奇百怪,而這些「菜」英文不僅讓人啼笑皆非,外國人看了也一頭霧水。



根據這份英譯規範,來看看常出現奇怪譯名的麻辣燙、拉麵、刀削麵、豆腐、藥膳及花椒等美食,如今的標準英譯名稱:

麻辣燙 Spicy Hot Pot



圖/本報四川樂山傳真
分享


拉麵 Lamian Noodles

高雄廠房買賣

一名廚師在新春招待會現場製作蘭州拉麵。 (新華社)
分享


刀削麵 Daoxiao Noodles



圖/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豆腐 Doufu/Bean Curd



圖/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藥膳 Tonic Diet/Herbal cuisine



圖/擷自法務部矯正署網站
分享


花椒 Sichuan Pepper



鮮花椒薄牛肉。 圖/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肉夾饃 Roujiamo



高雄廠房>
圖/取自維基百科
分享


而台灣人最愛的熱炒則是Hot Dishes、砂鍋則是Casseroles。值得注意的是,豆腐英文為Tofu,但中國的國家標準則為Doufu。

規範中也提到包含餃子、包子、粽子、饅頭、火燒、煎餅、肉夾饃、油條在內的中國特有食品名稱可用漢語拼音譯出,且從字母大小寫、標點符號、字體、空格到換行等等都規定很嚴格,例如一般句尾不用標點符號、分句或平行短語間用逗號以及長句結尾處可用句號。

根據中國公布的英譯規範,包子等中國特色食物可用漢語拼音拼出。 圖/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中國的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與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為統一中國菜的譯名,且讓更多外國人能容易了解中華文化,今年6月公布了上述英譯規範,但這些規範僅提供一般性的英譯原則、方法和要求,一些「紅燒獅子頭」、「魚香茄子」、「四喜丸子」等較難翻譯的譯名則未提供。

www.大高雄廠房.tw
較複雜的菜名仍然沒有官方譯名。圖為魚香茄子。 圖/取自維基百科
分享


此外,這份規範也對軟硬卧車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皮影、景泰藍與唐三彩等一些具中國特色的事物提供了官方翻譯,它們的國家標準譯名分別是Soft/Hard Sleeper、Patriotism Education Base、Shadow Puppets、Cloisonne、Tang Tri-Color Glazed Ceramics。

高雄廠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