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裡的台灣史 18世紀末台灣古地圖重現

2017120310:13
高雄廠房高雄廠房>高雄廠房買賣

台史博與南天書局共同合作出版「十八世紀末御製台灣原漢界址圖解說」,今(2日)在南天書局門市舉辦新書發表會。

「十八世紀末御製臺灣原漢界址圖」為旅法漢學家侯錦郎於法國獲藏,在因緣際會下,經台大歷史學系教授周婉窈及南天書局創辦人魏德文的引介,侯氏家屬同意正式寄藏於台史博。

「十八世紀末御製臺灣原漢界址圖」為清帝國標記原、漢分界位置的特殊輿圖,此類界址圖繪製不易,需動用龐大的人力與財力,耗時3至5年才能調查製作完成,目前所知僅有6幅,分別藏於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或研究機構(包含台灣、中國大陸、英國、俄羅斯等)。

本幅地圖全長404.5公分,寬49.2公分,畫工精細且字跡工整,並載明了更豐富的地名資訊,為歷史地理學、族群互動關係、移民與拓墾、清帝國行政軍事體系等相關研究議題的珍貴參考史料之一。

獲得此圖後,周婉窈組織地圖研究團隊,展開長達2年的研究計畫。本次出版的新書便是立基於上述研究成果,除了研究www.大高雄廠房.tw考察地圖呈現的人文和地理訊息外,更進一步運用地理資訊系統(GIS),將圖中地理資訊轉繪成現代地圖的定點、定位,展現本幅地圖在台灣清代地圖史中的位置和重要性。

台史博表示,「十八世紀末御製臺灣原漢界址圖」除了研究專書的出版,亦將於12月9日於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地圖很有事:地圖的台灣史特展」中首次公開展示,
高雄廠房出租
南天書局現場展示新書及復刻版〈十八世紀末御製臺灣原漢界址圖〉。圖/台史博提供
分享